2023年以来,宁东担保公司党支部始终将落实巡察整改与公司经营发展紧密结合,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举一反三、常态长效,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和隐患,确保每项问题不折不扣整改落实到位。现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反馈问题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政策部署不到位。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政策部署不到位。
1.学习不深不透,理论武装不够扎实,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宁东基地党工委决策部署与实际结合上存在差距,发挥融资担保作用不充分,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够,政治站位有待提高。
落实情况:一是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大兴调查研究的“三位一体”机制,累计召开15次集体学习会、4次党员大会和11次观看专题视频活动。二是以“讲”促深化、固根基,以“融”重实践、拓载体。围绕党的二十大、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等内容,累计开展8次专题讲党课、8次研讨交流和12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与自治区审计厅金融审计处、管委会财政金融局、宁夏倬昱新材料公司联合开展“沿着总书记足迹 感悟思想伟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金融监管一处、三处、金融稳定处开展“联建共建促发展 砥砺奋进建新功”主题实践活动,组织赴中共宁夏工委旧址(宁夏工委纪念馆)开展“接受红色教育、砥砺初心使命”革命传统教育。围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宁东镇中心区社区、宁东泰和新材公司联合开展“童心向党迎六一 爱心捐赠显温情”主题党日等志愿服务活动9次,教育和引导全员做讲政治、讲规矩、讲奉献的合格党员。三是积极践行国有融资担保机构职能定位,聚焦主导产业,深入推进“链式担保”服务。
2.对党员教育缺乏有效管理,党员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主题党日活动参与度低、联系工作实际不紧密等问题;组织生活会班子成员发言材料质量不高;部分党员研讨交流材料存在网络抄袭现象。
落实情况:一是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研究制定《支部书记接待日》和《调查研究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建体制机制。二是组织开展“亮晒比促”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亮出中层以上人员承诺内容,综合评定并公开公示全体员工月度业绩指标、工作作风、个人学习等内容,营造了崇尚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三是实行“一票否决制”。组织开展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研讨交流材料进行网络相似度检查,材料撰写情况纳入至“党员红色账户”中,进一步提高全员对落实巡察整改任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落实金融服务政策不够到位,在持续强化资金扶持上,在开展“金融+”服务机制和“一对一”个性化定制金融服务上措施不够。
落实情况:一是加大政府、银行、担保和企业间合作力度,全面实现互惠互信、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积极对接自治区科技厅、工信厅,成功入围全区“科技金融战略合作机构”,有效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覆盖面”。二是成立科技型企业服务团队,推行“四专四优”服务模式,主动对接“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精准帮扶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三是推行抵质押物“个性化”、服务内容“多元化”的担保模式及政银保企“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力争做到“一行一企一策一品”,把企业“无形资产”转化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真金白银”,切实为企业开辟融资渠道。
4.落实扶助小微企业政策还有差距,在增加乡村振兴和小微企业的担保业务领域上开拓力度不够。
落实情况:一是坚持支农支小服务定位,持续加大对“三农”主体融资支持力度,以“生物性资产+饲草料+机器设备+农业设施使用证+保证+N”方式,建立奶产业供应链担保模式,逐步形成饲草料供应-奶牛养殖-生鲜乳-终端奶粉、液态奶生产的全产业链担保,帮扶奶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年累计服务“三农”企业30家,金额4.29亿元。其中,支持“三农”产业链龙头企业9家,金额2.13亿元。二是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融资需求,不断探索适应企业融资特点,创新推行“科融保、惠农保、流通保、信用担、专精特新贷”等新业务产品,累计支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项目60余个,金额占公司存量项目总额的70%。
5.巡视问题整改不到位,“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不够规范,会议记录中没有体现具体讨论和表决过程;用人程序不规范,人员招聘资格审核不严格,实际聘用人员与公告发布专业不符、录用人数不符,存在超计划录用问题。
落实情况:一是严格按照《自治区宁东基地党工委办公室关于规范管委会国有企业员工管理的通知》要求,研究制定《2023年空缺岗位人员补充招聘公告》,对公告发布、资格审核、考察等环节进行规范,将干部人事工作纳入支部委员会重要议题之一,进一步加强了支委对干部人事工作的监督。二是严格落实《宁东基地管委会委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并按要求及时向管委会财政金融局报备公司《2022年度工资总额清算报告》及《2023年度工资总额预算方案》。三是组织开展第六次制度梳理、修订、完善工作,形成包含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合规风控管理、担保业务管理等55项制度在内的2023版《宁夏宁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制度汇编》,严格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持续完善并规范各项会议记录和纪要。
反馈问题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抓得不实。
(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抓得不实。
1.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未有效落实,近两年分管领导与分管部门没有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2020年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报告中无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对照检查内容;党风廉政教育学习主题不突出。
落实情况:一是制定公司党支部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并组织相关负责人完成签订工作。二是按照公司党支部《干部职工述职述廉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员工述职报告内容、形式、格式等相关要求,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对照检查内容列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报告中。三是严格按照党工委全年学习重点内容,研究制定《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学习计划》,明确了党员廉政教育内容及要求,切实增强了廉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实际业务结合不紧密,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实施方案任务要求和内容不符,任务内容不完整。
落实情况:一是深入学习宁东基地党工委2023年全面从严治工作要求,结合公司业务开展实际,研究制定《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工》《中共宁夏宁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中共宁夏宁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二是根据党工委关于开展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靠企吃企”及整肃干部作风专项工作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印发《开展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国有企业“靠企吃企”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整肃干部作风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整治问题、整治目标、整治措施及完成时限,督促各部门严格落实各项工作。
3.纪检委员监督责任履行不够到位,对“三重一大”事项、风险部门和关键岗位监督作用发挥不明显。
落实情况:一是严格按照公司已制定的《宁夏宁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清白交往的规定》,组织对人、财、物运行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排查,着重排查全员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制定防控措施,梳理形成《部门廉政风险点梳理及防控登记表》《班子及班子成员廉政风险梳理和防范承诺书》《个人廉政风险点梳理和自我防范承诺表》。二是建立《中共宁夏宁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纪检委员监督责任工作清单》,强化纪检委员履行监督责任,加大对公司“三重一大”事项、风险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执纪力度。
(三)党建工作抓得不实不细。
1.密切联系群众制度落实不到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存在“等靠”思想。
落实情况:一是研究制定《支部书记接待日制度》,以谈心谈话为主要载体,组织支部书记与党员、群众开展12次谈心谈话活动。围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公司党支部党员先后赴宁东镇中心区社区开展7次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员与群众间的联系力度。二是今年以来,公司通过组织开展服务满意度调查和业务交流座谈会,持续加大对新产品和金融配套服务政策宣讲力度,强化金融和财务顾问服务,扩宽问题和意见建议征集渠道和方式,切实将各项金融服务政策落到实处,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2.党员管理评价机制有待完善,没有形成量化标准;党员红色账户活动机制不完善。
落实情况: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好党工委关于开展“亮晒比促”活动各项要求,公司党支部结合业务开展实际情况,制定并印发《中共宁夏宁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开展“亮晒比促”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公开亮诺,合理设置工作业绩、工作作风和个人学习等方面指标,每月按时对全员工作业绩、工作作风及个人学习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并在公示栏进行公开公示,切实避免了考核工作“虚化”问题,在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的同时,激励党员争做先进、争当先锋。
3.发展党员工作做得不细不严,对材料审核不严,个别发展对象思想汇报和入党申请书存在网络抄袭现象。
落实情况:一是持续开展国有企业“六化六提升”工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增强发展党员工作质量。研究制定《2023年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明确发展党员工作步骤,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二是进一步夯实发展党员基础工作。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资料的审核力度,持续补齐发展党员工作短板,推动发展党员工作走在前列。三是公司党支部将进一步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要求,认真完成各环节工作。
反馈问题三: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四)经营风险控制管理不够到位。
1.全资子公司宁东助贷公司为企业办理过桥转贷业务,存在风险隐患。
落实情况:一是制定助贷管理制度汇编。二是推动助贷业务系统全面上线,实现线上全流程操作且工商数据接口、税票数据接口、监控数据接口也同步上线,目前系统正常运行近2年时间。三是聚焦“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专业化团队、培养复合型人才”发展目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制定2023年度一二级培训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有关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学习,截至目前,公司33名员工中,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29人,注册会计师2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6人,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作风务实高效的人才队伍,为强化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2.科技风控能力偏弱,融资担保业务金融属性强,业务风险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建设方面不足。
落实情况:一是持续完善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担保业务系统实现工商数据接口、税票数据接口、监控数据接口同步上线,保后定点实时打卡、动产质押数据监控按节点上传、活体质押智慧监管、企业动态监控平台T+1数据显示等均已上线运行,目前运行效果良好。二是完成担保业务系统阿里云迁移至华为云的部署及公司三级等保测评工作,积极取得银川市公安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证》。三是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对接,目前上线并运行科融保、惠农保、电子保函、履约保函等业务。
3.经营形势分析对宁东基地产业、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判断少,对存量业务风险分析少,对后续需采取风控措施、整改措施不接地气。
落实情况:一是组织开展对宁东基地“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专项学习,按照规划精神制定宁东担保公司“十四五”规划。二是逐步完善差异化风控管理体系,针对不同在保企业采取差异化风险防控措施。目前已制定“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惠农保”“存易保”“惠信保”等业务产品差异化风险管控措施,并持续推进小微企业批量化担保业务模式。
(五)内部风险控制管理措施不够完善。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仅有2人,一把手管人事、财务,主管担保业务的班子成员兼纪检委员,公司监事兼职其他管理岗位。
落实情况:一是公司积极推进董事会建设,安排专人参加自治区国资委组织开展的关于国企改革工作的相关培训及会议,学习借鉴华润集团、南方电网公司等各地中央企业优秀经验和先进做法,为推进公司国企改革工作打开思路,提供参考借鉴。现已按照要求将3名外部董事人选名单报请宁东基地管委会,并研究制定《董事会议事规则》《外部董事议事工作规则》《职工董事工作规则》等制度。二是已完成章程修订并经宁东基地2023年第1次党工委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照修订后的章程,完成公司职工监事选举及监事变更手续办理工作。三是公司持续完善经理层架构和职能设置,新聘任一名副总经理,目前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共3人。四是梳理修订现行制度,形成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发展及风险管理等5类共55项制度,健全完善公司制度体系。五是围绕公司治理、风险防控等重点内容,组织公司中高管及业务骨干人员10人赴深圳高新投、重庆三峡担保等同行业、同类型标杆企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六是公司将继续加强与管委会财政局对接,待明确各项权责事项清单规范指引后,制定公司相关权责事项清单。
2.内部制度中对反担保措施缺少定量指标,对各项目风险因素的计量和评估缺少定量评价标准。
落实情况:一是不断完善风险防控制度,已针对担保业务系统中单户担保额度超8000万、关联公司总授信额度超1.2亿元的企业实行实时预警提示。二是已制定抵押、保证、质押担保方式定量评价标准。
3.项目评审等工作台帐未建立,未体现一票否决权等风控合规要求。
落实情况:一是完善并建立项目评审制度台账,将“一票否决制”增加至评审制度中。二是在担保业务系统中增加台账数据同步功能,目前系统已实现当日放款、台账数据同步的功能,确保台账实时准确更新。
4.执行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中,对部分被担保人资格审核不严格。
落实情况:一是组织人员完成对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的学习。二是在制度中进一步完善项目风险管理人员操作指引并指导开展具体工作。三是制定印发2023年信贷政策指引,在风险管理制度中明确并约定反担保人的准入标准和担保项目准入指引。
(六)金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1.公司业务发展规模较小,金融杠杆带动效应发挥不足。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可担保时点余额上限可达80亿元。截至目前,为宁东基地37家企业办理担保业务,占宁东基地工业企业数不到20%,在保余额为11.57亿元。
落实情况:一是结合宁东基地产业发展布局,梳理2023年招商引资入园项目和2023年固定投资项目,联合金融机构主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担保业务放大倍数为3倍,金融杠杆作用逐步放大。二是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年为202户企业及个人解决融资及助贷需求35.5亿元,在保责任余额年均增长53.26%、收入年均增长30.58%、利润年均增长36.29%,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始终保持在103%以上,截至2023年末,担保及助贷业务累计金额突破102.83亿,始终保持零代偿和零损失。三是聚焦主导产业,持续发挥稳链强链固链作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相互融合,实现沿链聚合、集群发展,全年服务宁东区域内企业51家,金额16.96亿元,截至2023年末,累计为宁东区域内企业解决融资及助贷资金70.88亿元。
2.在产品创新、银担合作和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上新的举措不多,业务开拓精神不足。对宁东基地招商引资项目跟进不到位,新增客户群体和数量少;目前仅与9家金融机构开展银担合作业务,与全区19家金融机构占比不到50%。
落实情况:一是推出信用担业务产品,加大力度对接金融合作机构存量优质项目、宁东基地已经投产的优质项目、我公司存量优质担保项目。二是稳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业务。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担保业务,以“专业权质押”作为主要反担保方式,为宁夏沃凯珑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夏倬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36家民营企业提供担保融资2.39亿元,积极推进政府政策扶持+专业担保+保险保障+银行贷款+评估的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三是完成“科融保、流通保、存易保”业务的部署上线,并制定差异化风险审核机制,研发电子投标保函、惠农保-国开担、存易保及惠农保产品。四是根据自治区“三个100”重点工业项目、管委会2023年重大重点项目投资备案表及园区入园企业名录,针对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已与银川市经开区、苏银产业园、平罗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对接,进一步提高业务数量,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五是与28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18家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