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发机构是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对于盘活创新资源,实现创新链条的有机重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成为我国现代化科研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区域创新生力军,通过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既让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来,也让企业的创新需求走进去,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实践“主战场”。
科技创新是推动宁东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是宁东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最后一公里”,解决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的“先手棋”。近年来,宁东基地高度重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把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填补、延伸创新链的重要举措。通过着力抓好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发展和服务三个重点环节,聚焦一流高校院所的学科平台、知名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大力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激发协同创新的强大势能,把一批“关在实验室”“锁在抽屉里”的成果快速变成有市场、有价值的创新产品,使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宁东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新标识。
今年9月,投资2.1亿元、历经3年谋划建设的宁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正式运营启动。宁东基地依托宁夏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这一创新载体,以宁夏宁东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为实施主体,大力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整合国内煤化工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以政策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创新工作。
目前,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低阶煤提质利用、工业催化、水处理和化工反应风险评估等6个方向,拟建设新型研发机构7个,即:宁夏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聚烯烃助剂联合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宁东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催化联合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宁夏科技园、中化沈阳院宁东研究院、宁大宁东联合中试基地,从订单式东部人才、技术引进,夯实批发式本土化创新潜力。重点推进宁夏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宁东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聚烯烃助剂联合实验室建设。其中:宁夏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面向社会服务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开展能源领域应用研究,解决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智慧电网、煤炭清洁利用、管网与CCUS技术、新能源材料技术、氢能技术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力争在煤炭清洁利用、新能源产业链、能源互联网、节能环保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力争在新能源领域实现3项以上科研成果产业化示范应用场景,成为自治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之一,帮助企业不断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推进能源领域技术进步,促进能源转型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宁东能源化工研究院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学科优势和宁东基地资源优势共建创新平台,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制油、煤制高端化学品、新能源与新材料、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训培养,全方位服务宁东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把中矿大宁东研究院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研发平台、一流人才聚集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宁东基地构建现代能源化工产业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聚烯烃助剂联合实验室(筹建)拟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合作建设聚烯烃催化剂与助剂中试研发平台,开展清洁型聚烯烃催化剂内给电子体中试制备研究工作,将有效解决整套制备技术绿色环保的产业化及聚烯烃产品的清洁应用难题。同时,为后续的高端有机化学品开发提供了中试成果转化平台,架起小试向工业化转化的桥梁,实现聚烯烃催化剂产品的清洁生产,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大力促进宁东乃至宁夏高端精细化学品的发展,提高我国医药、食品、化工领域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水平。
下一步,宁东基地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聚焦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瞄准区域产业技术需求,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继续设立一批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在人才引进、知识产权、经费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快集聚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强化研发创新能力、企业孵化能力、管理运营能力,切实解决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努力把宁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打造成为新型研发机构集聚的创新高地,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转出”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