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宁东基地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在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组及自治区疫情工作指挥部的指挥调度下,采取非常规举措,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保通保畅、能源保供、经济运行等工作,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自11月7日零时起,风险区全面降级,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高效领导,吹响抗疫“集结号”。迅即进入战时状态,研判形势、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将企业负责人纳入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优化成立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前线指挥中心及8个处置小组、10个工作专班,组建疫情防控信息中心,严格落实“十快”“六保”“五防”等疫情防控措施,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用最短时间将社会面风险源全面清零、阻断传播链条。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全员驻守、靠前指挥,即时决策调度人财物事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召开例会42次,研究下达事项清单240余项。2名委领导进驻临时封控区、分片担任前线指挥部负责人,每日值班领导带队督导,处级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分片包抓,督促各类责任主体守土尽责、严防死守,牢牢把握处置主动权。
提级防控,加固抗疫“防护网”。制定风险区域疫情处置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及时编发防控文件资料汇编和封控工作清单、防控公告,推动核酸检测、流调溯源、转运隔离等齐头并进。组织企业绘制生活区平面图、登记造册员工信息,坚持员工工作生活“两点一线”、错峰上下班,车辆全程两道封条、专人接驳卸货、司机无接触等措施,抽调70余名干部职工组建突击队奔赴临时封控区一线,以机关和企业女职工为主组成稽查队开展拉网式“扫街”“敲门”行动。构建企业封控人员片长统筹、点长衔接、楼长落实的三级网格化军事化管控网络,建立抓点控面、以快制快闭环。实施全员“分区分时采+分批高频送”核酸筛查和风险区“一日一检”,推进“无疫社区”“无疫厂区”建设,捞干挖净风险人员。
精准调度,打通抗疫“保供路”。与周边省区建立健全保通保畅联防联控机制,实行交通运行常态化监测预警和货运车辆“白名单”制度,为企业核发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2043张,通勤车辆绿色通行证266张,紧急建设启用2处临时停车场。采取落地双检三查、点对点闭环转运、人车固定等措施,动态实施高速卡口硬隔离,加强中高风险区和提级管控地区入宁保供货车精准管控。坚持重点企业“一月一调度”“一厂一方案”运行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原料运输、设备物资供应、产品销售重点难点问题,稳定生产经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建立链上供应商目录清单,鼓励“链主”企业开放资源原料,优先保障下游企业需求,提升本土配套率。
优化服务,筑牢抗疫“桥头堡”。实施医疗物资统配调度、动态补充,紧急购置4辆负压式救护车,防护物资始终保持10天以上储备,持续挖潜扩容隔离用房1000余间,协调全区9个兄弟市县区转运接收密接人员。邀请专家等跟进做好隔离和封控区、管控区重点人群医疗服务、心理疏导、舆论引导,及时化解思想矛盾。对接生活物资供配企业召开协调会,每日跟踪货源组织、价格配送、食品质量等情况,保障货足价稳质优。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党员先行”主题党日活动,近千名医务工作者、志愿者日夜坚守,拿出39.7万元党费和工会经费支持基层组织开展防疫工作、慰问一线人员。向企业印发封控区防控手册、封控温馨提示、宣传海报,利用无人机、喇叭、微信群、短信等向职工群众循环宣传、每日推送防护知识和封控要求,管委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政策、知识等信息,抖音微信推送核酸检测结果等视频,凝聚了实干宁东、战“疫”必胜的信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