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经济发展局严格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慎终如始履行疫情防控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和属地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采取落地双检、一扫三查、点对点闭环转运、人车固定等措施,动态实施高速卡口硬隔离、国道小路封闭管理,加强中高风险区入宁保供货车精准管控,全力保障企业生产运行稳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保通保畅联防联控机制。通过与周边市县区建立保通保畅机制,落实货运车辆“白名单”管理措施,精准管控物资运输车辆,畅通企业原料运输、设备物资供应、产成品销售通道。积极主动与周边省区建立健全保通保畅联防联控机制,重点加大与上海庙经济技术开发区协调力度,实行交通物流运行常态化监测预警和货运车辆“点对点”闭环管理制度,确保两地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电煤、重要原材料供应。累计为企业核发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2226张,其中线上1323张,线下903张;核发企业(单位)通勤车绿色通行证572张。
二是提升保通保畅硬件设施保障能力。认真落实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关精神,切实畅通宁东基地交通运输通道,优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结合宁东基地实际投资1500万元,分别规划建设了2个疫情防控应急停车场,能够同时满足270辆大型货车停放需求,场内安装了便利设施,可满足司乘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在鸳鸯湖高速出口紧急建设启用1个中转接驳站,配置了疫情防控服务站,建立了免费核酸检测点,在保障路网和物流畅通的同时,强化了对涉疆、涉蒙运输车辆的提级管控措施。
三是建立产业链供应商目录清单。组织梳理制定产业链供应商目录清单,鼓励主导产业链“链主”企业开放资源、开放原料,优先保障下游企业生产需求,打通园区内外双循环,保障生产装置安全运行,稳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四是推行重点物资“白名单”制度。通过广泛征集了解企业重点物资运输车辆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原料运输、设备物资供应、产成品销售方面重点难点问题,保障企业重点物资流通顺畅。组织辖区20多家重点企业,建立重点物资“白名单”,涉及重点物资运输车辆2400多辆。
五是实行企业运行协调反馈机制。坚持对重点企业“一月一调度”“一厂一方案”运行协调机制,通过微信工作群、电话询问、设立问题邮箱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原料运输、设备物资供应、产成品销售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关系,不断提高本土配套率。
六是强化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抽调专人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每日对宁东基地5个卡口物流运输车辆通行情况、企业落实保通保畅主体责任和承诺情况、运输车辆闭环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巡查检查,重点围绕企业反馈的保通保畅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区内区外协调解决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针对企业违规和不作为现象,采取警告、通报、约谈企业法人等形式进行纠正规范,督促指导保通保畅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下一步,宁东基地将持续推进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长效化、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加强物资运输能力建设。适时组织企业开展物流公司和司乘人员培训,制定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后备物资储运能力。结合生产运行需求,对物流资源配置等细节进行优化完善,确保突发状况下车辆、人员能够迅速到位顶岗,最大限度降低对生产运行的影响,夯实企业物流应急保障基础。持续拓宽原材料采购渠道升级运输方式。鼓励支持企业拓宽煤炭采购渠道,减少对疆煤、蒙煤的依赖。加快建设煤炭储运基地,增强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公转铁,皮带运输等方式,减少公路运输,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对保通保畅的影响。巩固保通保畅联防联控机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强化与周边市县区的沟通联系,实现能源保障、物流资源政策共享,互帮互助的协作氛围,确保在突发情况下,高效衔接启动保通保畅联防联控机制,共同促进区域间合作,进一步实现互补融合,互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