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以来,宁东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各项工作部署,立足部门职能,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争先”的拼搏姿态,主动作为、强化担当、紧抓快干,守牢生态底线,筑基经济发展。
一是善作善为,强化顶层设计。主动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典型做法,结合宁东实际,统筹谋篇布局,起草制定生态环境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异味企业治理实施方案、水环境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一揽子方案,启动修订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奖补管理办法,为生态环境治理提升明方向、找路径、定抓手。
二是精准精细,提高监管能力。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谋划启动非现场执法监管能力智慧系统建设,建成全区首个生态环境“一企一档”信息系统以及固废安全处置监控系统,完善141家企业“一企一档”信息,39家重点企业接入固废监控系统,监管智慧化水平稳步提高。
三是“双减”“双提”,提升服务水平。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审批“环节”“时限”“双压减”和服务指导“提前”、服务质量“提高”。环评报告书、报告表审批环节由9个压减至6个,报告书审批时限由36个工作日压减至21个、报告表由31个工作日压减至14个;排污许可审批时限由135个工作日缩减至56个工作日。一季度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7个、排污许可证24家(次),助力企业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四是严格严肃,规范执法检查。将年度执法检查重点、专项执法、联合执法等检查内容全部纳入“双随机”监管,综合制定年度计划。强化现场检查的协调统筹,推动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检查,一次进门“一查清”,减少多头重复检查。起草制定宁东基地《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明确执法人员“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确保规范执法。
下一步,宁东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将锚定全年环境质量目标任务,全面实施“13611”工程(即紧盯一个目标,扭住三个抓手,打好六大战役,夯实一个堡垒,打造一支铁军),以更实作风、更大力度、更严举措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加快构建与宁东基地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