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东管委会自然资源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打造“自然先锋”党建品牌为抓手,对标宁东基地“营商环境提升季”活动要求,在“放管服”改革上解放思想、积极作为,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从“快办”上想办法,深化审批制度流程改革
推行并联办理制。从工程建设项目生成阶段入手,推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并联办理,完成广汇宁夏煤炭储配有限责任公司宁东煤炭储运基地、宁夏宁东泰和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化工新材料用高品质环保型DMAC产业化项目等6个项目用地许可证办理,办理周期再压缩3个工作日。同步开展建设项目总平面方案审查,压缩晓星氨纶(宁夏)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氨纶及其原料配套项目、宁夏悦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金属软磁微纳粉体生产示范线项目等7个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办件周期。
实施提前介入制。在建设项目入园后,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结合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合理化提出规划选址意见,全流程跟踪指导,累计开展现场办公16次。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做好项目建设期及试生产期用水需求分析,开展项目水资源论证,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工程取用水规模,确保符合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在开工前完成涉水审批。目前已完成11个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查及9家企业取用水许可办理。
创新承诺审批制。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行政审批事项区域评范围内项目全面实施承诺审批制,仅需企业提供审批文件及承诺书,不再逐项组织技术评审,大幅缩短审批办理时限,基本实现当天办结,已完成水土保持承诺制办件13件。
——开展宁夏惟远新能源有限公司锂电池高性能材料一体化一期项目规划核实
从“源头”上谋突破,提升资源要素保障能力
探索多元用地模式。制定《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工业项目“标准地”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企业投资项目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入、亩均产出、亩均税收、环境影响和安全要求等“硬约束”控制指标,积极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让,2023年全年完成“标准地”供应8宗,2024年1-4月完成标准地供应4宗。制定出台《宁东基地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实施方案》,针对新进园区工业项目,优先推行的差别化供地方式,用地企业可根据产业需求、生产周期、资金成本等因素申请采用先租后让、长期租赁、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方式,其中弹性年期可选择10-30年期不等,为企业按需用地提供多种选择。
精准盘活发展空间。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依法依规、精准盘活”一个原则;明确认定标准、初步划定范围、调查核实确定,建立闲置低效两个台账;用好法规制度支撑、工作专班支撑、实施方案支撑三个支撑;明确对政府原因或不可抗力原因导致闲置土地、非政府原因闲置土地、经转让的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四类闲置低效用地类型,根据各闲置低效地块实际情况,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制定盘活方案,采取协商回购、依法收储、厂房租赁等五种方式,推进盘活工作走深走实,助力企业低效存量不动产流转顺畅、高效利用,发展动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
从“高效”上强举措,推动登记财产对标提升
压缩时限“提速办”。通过梳理业务减时限,国用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实现交地与交证的“双同步、零时差”;实现“3210”办结制,暨权籍调查业务3个工作日办结、建设工程规划核验实现规划技术核实后2个工作日办结;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变更登记、补换证登记等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注销登记、查封登记、涉企名称变更登记、预告登记等业务即时办结。
提升服务“高效办”。定期组织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制定不动产登记服务规范,明确服务内容、标准和要求,确保服务质量;建立不动产登记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进行定期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加快推进“网上办”。强化数据联通共享,持续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实现不动产登记全业务类型网上可办、网上好办。截至目前,“全程网办”业务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业务量,抵押首次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等高频业务“全程网办”比例较上年度同期增长18%。
——为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并主动宣讲解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