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发布日期:2025-03-21
面对保发展、促节约、护生态、强治理的更高要求,结合《宁东基地党工委和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办法》职责分工,自然资源局始终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目标导向,立足主责主业,较好的完成了2024年自然资源领域生态环保责任。
一、2024年责任履行情况
1.负责配合灵武市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并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责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维护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成果,组织编制自然资源、水利、林业有关专项规划并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推动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落实情况:有序推进宁东基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组织召开宁东基地国土空间规划暨产城融合发展研讨会,高质量完成《灵武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宁东基地核心区专篇(2020—2035年)》编制并纳入灵武市统一审批,推动构建宁东基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积极争取城镇开发边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112.09平方公里。严格落实三条控制线和用途管制。制定印发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加快行政审批时效和严格国土空间用地管制,完成知临、绿塞等38个重点项目选址,均位于城镇开发边界,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组织规委会15次、议定事项195项,专家审查会31次、审议重点项目方案135项,办理规划“一书两证”200项,现场规划核实50项。
2.组织编制宁东基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提出重大备选项目。
落实情况:结合宁东实际启动宁东基地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专项规划初稿。有序开展矿山修复、河沟清淤等生态修复工程,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科学研判自然资源部下发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图斑77个,通过转型利用、自然恢复、光伏项目复合利用等方式整改报请整改销号31个,剩余46个图斑谋划灵武市宁东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积极争取申请列入《黄河上游风沙区(宁夏中北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子项目。
3.负责对辖区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用地性质与土地权属,对未按期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不再供给建设用地;负责开展存量用地盘活处置,对未按合同履行建设义务的土地活收回。
落实情况:建立宁东基准地价、标定地价体系,进一步明确宁东基地核心区范围内园、林、草、建设用地等分等定级及基准价格。结合全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配合自治区完成宁东基地核心区经营性土地资源清查,落实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责任。组织宁东镇人民政府和辖区5个村集体开展集体土地确权数据更新工作,初步完成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和各类图件制作。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前置作用,完成12个项目用地预审和5个项目节地评价论证,提质增效用地报批,用地报批实效再提升,组卷上报15个批次报件,面积2188亩。科学编制2024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完成73宗4500亩国有建设用地供应。严格落实未按期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不再供给建设用地要求。制定《宁东基地存量用地盘活处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刀刃向内大力开展15宗闲置28宗低效用地调查处置,推动苏利精细化工产品、宝廷高端新材料、宁煤MTP、晓星三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盘活3232亩,引入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产业链延伸示范、吉奥嘉化废盐资源化、润宁能源气化渣综合利用、华晟节能环保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通过转让、收购、租赁、原土地使用权人再开发等模式,盘活793亩,有效推进“一地一策”“腾笼换鸟”落地见效。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3467亩和6368亩,任务完成率110.3%和255.92%。
4.负责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供地管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应当考虑土壤污染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落实情况:有序推进宁东基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高质量完成《灵武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宁东基地核心区专篇(2020—2035年)》编制并纳入灵武市统一审批。规划明确开展土壤污染联防联治,推进环境污染联防共治。目前,宁东基地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明确,园区以工业用途为主,城区以住宅、商业等用途为主,不进行交叉管理。
5.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采矿区扬尘污染整治等工作,组织编制并实施林地和草原保护利用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负责启动辖区内盗采、盗伐、滥伐林木及其他违法破坏林木、林地、草地等生态破坏事件的生态损害赔偿,负责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及荒漠化防治,负责森林草原资源征占用监督管理,组织实施辖区林草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工作。
落实情况:因地制宜推进“草光互补”,审查15个验收13个光伏项目土地复合利用方案,力促光伏产业与生态修复共生双赢。科学编制宁东基地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全面开展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违法占用林地草地、破坏森林草原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完成2024年261个林草督查图斑查处整改工作;严格森林草原资源监督管理,组织各级林长及护林员完成全年巡林巡草任务,规范临时用地管理,完成18个项目临时用地审批、13个临时占用草原项目验收工作,全年审核完成86个建设项目征占用林草地5372.4亩。
6.负责违法开采矿产资源等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自然资源损害的调查监测评价工作,督促相关生态修复工作。
落实情况:指导国能宁煤公司开展原磁窑煤矿采矿用地拆除复垦、梅花井、羊场湾煤矿和市政公司开展矿产资源卫片无主盗采沙坑整治,恢复面积150余公顷。开展矿产卫片动态处置,全年核查矿产卫片10个批次,逐个开展研判整改销号15个图斑。
7.负责统筹落实“四水四定”,严格取水管理。拟订宁东基地节约用水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等管理制度,牵头谋划实施重大节水用水生态调节和中水回用项目,指导和推进节水型企业及园区建设工作。
落实情况:研究出台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四水四定”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计划用水管理办法(试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水资源刚性约束管理办法》等涉水制度文件,严格落实用水计划管理和统计制度,科学下达年度用水计划并建立用水统计台账,实时掌握园区用水情况,实现宁东基地用水总量管控。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及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石槽村和红柳煤矿矿井水深度处理工程,实现矿井水处理达标回用于工业项目,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成国家工业废水循环试点园区。组织开展节水载体创建,本度成功创建宁东基地19家节水型企业、建成节水型医院及节水型园区。
8.落实河湖长制,指导河湖水域及岸线管理保护,指导河湖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负责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落实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工作,负责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负责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和保障。
落实情况:完成“强化河湖长履职加强河湖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河湖清漂行动等工作,修编了《宁东基地核心区河湖长名单》,及时更新河湖长制公示牌信息,持续强化河湖水域及岸线管理保护工作。开展宁东镇地下水排查整治工作,逐步建立台账并实施长效管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对园区已建和在建项目实施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管理并建立管理台账。按年度下达园区生态及绿化用水计划,统筹保障生态环境用水。全年完成76个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水土保持补偿费审批缴纳,整改销号。2021年至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核查问题共153个。
9.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水利、林业和草原职责范围内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监督管理。
落实情况:2024年暂无此项工作
10.参与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相关水文资料等,参与编制水功能区划和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工作。
落实情况:2024年暂无此项工作
二、2024年生态环境保卫战落实情况
(一)环境空气质量专项治理行动
(5)在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期间对未开发建设裸露空地、废旧厂区、闲置空地等通过喷洒抑尘剂、围挡、苫盖或绿化、硬化等措施,有效管控扬尘污染。
落实情况:严格落实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印发《宁东基地核心区裸露土地扬尘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细化裸露土地扬尘污染整治工作治理措施,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加压精准施策,建立未开发建设裸露空地台账。2023年冬-2024年初和2024年冬季组织市政公司采取绿化、硬化、铺设防尘网、设置围栏和洒水封冻固化等有效抑尘措施,完成29处71万平方米裸露土地专项治理工作。向宁东镇人民政府、园区各企业下发《宁东管委会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宁东基地裸露土地扬尘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压实各单位和园区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宁东镇和辖区各企业现场检查和巡查力度,累计现场检查企业30余家,对植被盖度不高、现场未开展治理的企业,当场下达检查整改建议。
(二)废水处理利用专项治理行动
8制定大河子沟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
落实情况:制定完成大河子沟综合整治方案,并提请主任办公会议研究通过(2024·第16次)。同时,经会议研究决定,宁东基地防洪沟道综合治理项目(含大河子沟综合治理)由建设和交通局组织实施,配合建设和交通局开展项目前期各项工作落实。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承启之年,也是宁东基地“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自然资源局将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强化规划引领,保障要素供给,持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认真落实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保护责任,完成生态修复任务,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一)着力优化开发格局。坚持国土空间规划总纲统领作用,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编制完成核心区宁东城区城市设计和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严格规划委员会议事制度,提升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完善“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实施机制,进一步加强规划批后的实施监督与管理。编制完成宁东基地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利用规划,推动森林草原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二)聚焦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灵武市宁东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区407.62公顷,恢复提升区域植被覆盖度。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自然灾害防范宣传,加大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建立健全宁东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台账。持续开展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鼓励光伏开发与土地复合利用生态恢复相结合。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排查长期未开发建设裸地、绿化裸露土地、废旧厂区、物流园停车场等裸露土地,组织市政公司采取有效抑尘措施,加强对宁东镇和辖区各企业日常监督和现场检查,严格落实扬尘治理责任。做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准入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制度。聚焦产业项目取水需求,着力提升水资源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健全完善用水计划动态调整机制,精准服务企业需求,充分激活新增用水指标。
(三)不断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深耕“土地权”“用水权”改革文章,激活要素保障的动力活力。推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土地资源、取用水许可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倾斜,持续优化重点建设项目征占用林草地审批服务,提升审批效率,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全面深化“四水四定”试点任务,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取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持续大力盘活存量,坚持向存量要空间、向低效要效益,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依法稳妥培育土地使用权、水权二级交易市场,推动资源合理转让和用途合理转换,助力宁东基地可持续发展。严格土地、矿产、林草和水土保持等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严守自然资源管理红线、底线。